加载中…
个人资料
爱塔传奇
爱塔传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78,904
  • 关注人气:4,1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2012-10-24 16:04:50)
标签:

山西

晋城

青莲寺

唐代木结构

分类: 大木遗粹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青莲寺藏经阁断代分析的第四稿请看这里 >>>

 

    2012年10月、11月两次来到晋城泽州青莲寺,意外发现青莲上寺之藏经阁有唐代建筑特征,综合两次考察所见写成这篇断代分析。同时感谢晋城市文物局张建军科长、程科长,青莲寺管理处郭处长,晋城文联谢大姐,青莲寺刘先生、吴老师的大力协助。

 

    山西泽州青莲寺,位于泽州县东南17公里硖石山麓,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为上下两寺,据考证下寺创建于北齐,上寺创建于隋唐之际。

 

    2012年10月初次来到青莲寺,观上寺之藏经阁颇有异相(题图),此阁为两层结构,一层无论木作还是砖作都是清代样式,而二层檐下却有真昂挑出,遂上楼观之,发现梁架结构非常古老,我所见之宋、金结构均无与之类似者,而现存唐代遗构中却可找到同类,个人认为此殿为又一座唐构

 

    青莲上寺藏经阁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四椽的二层楼阁,单檐九脊顶,第一层已完全是清代样式,第二层柱头铺作五铺作单抄单昂,当心间和两次间每间一朵补间铺作,五铺作双抄,两稍间无,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第一跳均偷心,内部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搭,梁头伸出檐外为华头子,昂尾压于平梁下,驼峰、昂尾、交栿枓托平梁。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青莲上寺藏经阁二层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藏经楼梁架结构,柱头铺作里转为一跳华栱,驼峰上皮为斜面依附于昂下,昂尾抵交栿枓

 

    此阁后代改造迹象明显,一层大部分包于砖墙内不可见,二层普拍方及以下均为后代抽换,平梁以上的蜀柱、叉手等也有晚期改造痕迹,而栌枓以上、平梁以下却保留了完整的唐代结构特征。

 

    下面的断代分析以长江以北地区现存的有确切年号的唐、北宋建筑为比较依据,长江以南地区的建筑另有风格,不做为断代依据。

 

梁头伸出檐外为华头子是唐代特征

 

    青莲寺藏经阁二层四条四椽栿的梁头全部砍成斜面,压于第一跳华栱之上,伸出檐外为华头子,斜面紧附于昂身之下。以梁头为华头子这种结构非常少见,除这里外现存仅一处实例,即建于唐景福二年(893年)的敦煌莫高窟第196窟窟檐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藏经楼柱头铺作,四椽栿伸出檐外为华头子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敦煌196窟檐剖面图梁头伸出檐外为华头子,上部构件已失。(照片引自萧默《敦煌建筑研究》)

    敦煌196窟檐乳栿以上部分已经散失,现在的屋顶是五十年代加上去的,可见梁头压在里外转华栱之上,伸出檐外的部分砍做斜面,外转第一跳华栱之上用的是顺身开口的散枓,而非十字开口的交互枓,可见原构为偷心无令栱,这个梁头砍成的斜面也就不是耍头,而是华头子,与青莲寺藏经阁之结构完全相同。

 

    还原回去,敦煌196窟檐现存部分之上应为昂,且昂尾压于乳栿上的劄牵之下

 

    以梁头伸出檐外做华头子这种应用实例我只找到上面两处,其后的五代、宋等现存实物再无此应用,这种做法是唐代的典型特征。

 

 

完全符合“二梁挑昂”的唐代结构原理

 

    “二梁挑昂”这个名字是我起的,一个梁与枓栱组合结构的简称,这种结构由上下两条梁和昂共同组成,下面一条梁头作为昂的最前端支点,上面一条梁压住昂尾,两条梁与当中斜置的昂共同组成一个杠杆结构。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这张剖面图是佛光寺东大殿的柱头,能很好地说明“二梁挑昂”的结构特征。(照片引自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标示文字我自己加的)

 

    符合“二梁挑昂”的现存实物仅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山西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二层三处,青莲上寺藏经阁为新发现的第四处。

 

    这四处遗构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下面这条梁的下面里外转都是一跳华栱。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佛光寺东大殿,梁头伸出檐外为第二跳华栱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完全符合“二梁挑昂”的结构特征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二层,梁头伸出为第二跳华栱

 

    这几处建筑中

 

    布村玉皇庙前殿我个人推断不晚于唐中期,其在两条梁之间的斜置构件不符合400年后《营造法式》对昂的定义,只能称之为“昂形构件”,亦或为昂的早期雏形。

    佛光寺东大殿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唐代晚期。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现在一般认为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辽国技术较为闭塞,传承下来许多唐代做法。


    青莲上寺藏经阁的结构与上面三处也有不同,上面三处都是梁头伸出为第二跳华栱,以华栱作为昂的最前端支点,而藏经阁的梁头出的却是华头子,以华头子为昂的最前端支点,但其结构原理与“二梁挑昂”完全相同。

“二梁挑昂”这种结构在唐以后的五代、宋实物中再无应用,是唐代的典型结构特征。

 


从唐至宋昂与梁的结构关系演变也能说明“二梁挑昂”是唐构的专属特征

 

    唐宋之间梁与昂的结构关系我总结为四种,有很强的时代特征(选用实例均为有确切年号的建筑)

 

一、二梁挑昂

这种结构由上下两条梁和昂共同组成,下面一条梁头作为昂的最前端支点,上面一条梁压住昂尾,两条梁与当中斜置的昂共同组成一个杠杆结构。实例有:(配图说明参照上面)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唐大和七年(833年)

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唐大中十一年(857年)
甘肃敦煌莫高窟第196窟窟檐--唐景福二年(893年)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二层檐下昂--辽统和二年(984年)

 

 

二、上梁压昂

这种结构还是需要两条梁,昂尾压于上面一条梁下,但下面的梁不再作为昂的最前端支点,昂的最前端支点由铺作外转华栱取代。昂斜置于上梁与华栱头之间形成杠杆,下梁附于昂身,只起辅助作用。实例有:

 

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
山西高平崇明寺中殿--北宋开宝四年(971年)
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1949年因修铁路被拆除
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辽开泰九年(1020年)
山西应县木塔第一、二层檐下之昂--辽清宁二年(1056年)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宋早期的山西榆次雨花宫,仍然是两条梁与昂的组合,可见下面的梁已不是昂的最前端支点。(图片引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五代建筑平遥镇国寺万佛殿,枓栱外观与佛光寺东大殿相似度极高,但结构已有很大不同,梁头不再出第二跳华栱,也不是昂的最前端支点,而是砍成斜面附于昂身下

 

三、单梁压昂

这种结构形式不再需要两条梁,只需要一条梁压住昂尾,昂最前端支撑为铺作外转华栱。昂斜置于华栱头和梁之间形成杠杆。实例有:

山西高平开化寺大殿--北宋熙宁年(1073年)
山西长子法兴寺圆觉殿--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
山西泽州青莲上寺释迦殿--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
山西泽州小南村二仙庙正殿--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
山西平顺龙门寺大雄宝殿--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上层檐下昂--宋崇宁元年(1102年)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单梁压昂的结构特征,不再需要两条梁,一条梁压住昂尾(图片引自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山西平顺龙门寺大雄宝殿柱头铺作里转,单梁压昂结构特征明显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山西平顺龙门寺大雄宝殿柱头铺作外转

 

四、补间昂

这种昂已经退出了柱头铺作,只存在与补间铺作,多以挑斡形式出现,柱头铺作外转按个假昂了事。实例有: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副阶下昂--宋崇宁元年(1102年)
河南登封初祖庵大殿--宋宣和七年(1125年)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太原晋祠圣母殿,昂已从柱头退出


 

    以上实例选取的都是有确切年号记载的,无确切年号的未纳入其中。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二梁挑昂”中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现在认为的建造年代是辽统和二年(984年),唐亡已77年,辽代建筑更多的是传承了唐代的工艺做法,这大概是因为辽与南部国家战战和和,影响了技术交流,致使工艺做法长时间得不到更新。另外现存辽构中只有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和山门没用普拍方,而观音阁的结构特征明显要早于山门,亦或也是唐代建筑?以后慢叙。

 

    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这四种做法在时间段上交集甚少,一种新的工艺出现,老的工艺随即淘汰。“二梁挑昂”只在唐构中有应用,五代以后就没有了。

 

    以上几项足以说明泽州青莲上寺藏经阁二层为唐代遗构

 

 

    青莲寺藏经楼的开间布局中间三间大,两侧的两个稍间很小,这是因为藏经阁山面未用丁栿,也没有系头栿,山面的椽子直接搭在最外侧的平梁上,这种布局与唐大和六年(832年)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如出一辙,说明唐时这种布局已有应用。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当心间和两次间明显大于两稍间

 

唐构独特风格的原因

 

    现存的八座唐代木结构古建筑如下:

 

    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唐建中三年(782年),第一跳里外转华栱,梁头伸出为第二跳华栱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唐大和六年(832年),第一跳里外转华栱,梁头伸出为第二跳华栱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唐大和七年(833年),第一跳里外转华栱,梁头伸出为华头子

    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唐大中十一年(857年),第一跳里外转华栱,梁头伸出为第二跳华栱

    甘肃敦煌莫高窟196窟檐,唐景福二年(893年),第一跳里外转华栱,梁头伸出为华头子

    山西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推断唐代,第一跳里外转华栱,梁头伸出为第二跳华栱

    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推断唐代,第一跳里外转华栱,梁头伸出为第二跳华栱

    山西平顺天台庵大殿,推断唐代,第一跳里外转华栱,梁头伸出为第一跳华栱

 

    从上面的排列可知,有确切纪年的五座唐构全部是主梁在第二跳上参与枓栱的结构,这也是我推断布村玉皇庙前殿为唐构的依据之一。采用同样结构的还有两座辽代建筑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和应县木塔,正如前面所说,辽构技术更新慢,延续了唐代做法。另有推断五代建筑正定文庙大成殿是以劄牵伸出檐外为第二跳华栱,并非主梁。

 

    第一跳里外转均为华栱,主梁头伸出为第二跳华栱这种结构在山西众多有确切纪年的宋代遗存中再无一例应用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和建造成本有很大关系吧,以梁参与枓栱的一部分,就要使用更长的梁,同样是盖跨度五米的房子,以宋以后梁压在铺作层以上的做法,只需五米的梁就可以了,而按唐式做法至少要用六米的梁,别人盖座房子用十两银子,你按老式做法盖得十五两,市场就把老方法淘汰了。

 

青莲寺与敦煌的联系

 

    敦煌西去泽州4600里,为什么会在敦煌出现一座与青莲寺藏经楼结构完全相同的建筑?其实并非偶然

 

    1、青莲寺的创始人慧远(523年-592年)祖籍敦煌,《续高僧传》载“释慧远姓李氏,敦煌人也,后居上党之高都焉”,慧远什么时候来到的上党高都,书中没有细说,只说十三岁在泽州出家。

 

    2、慧远的弟子智嶷(约557年-630年)居莫高窟三十年。隋仁寿年间在各地建塔,慧远的弟子智嶷奉敕送舍利于瓜州崇教寺(今敦煌莫高窟),塔成后在莫高窟住了三十年,直至圆寂。

 

    青莲寺在历史上与莫高窟的联系可能还有更多,有待进一步发掘,慧远与智嶷完全能够形成一条山西与莫高窟的联系通道,山西发达的绘画、彩塑、建筑技艺有可能从这条通道传入敦煌。

 

    有研究表明,隋以后莫高窟壁画有一个显著变化,即南北朝时期极盛的本生故事、佛传画逐渐减少,经变画占据主要位置,而这一时期的内容显然是受到了中原方式的影像。壁画如此,有理由相信建筑同样会引进中原地区的做法。

 

    莫高窟出现与青莲寺完全相同的建筑是有其内在联系的,这条线索肯定还能有更多发现,欢迎补充

 

碑刻考证

 

    青莲寺保存下来大量从北齐到清的铭记、碑刻,这在现存寺院中是非常难得的,从这些碑刻中也能印证藏经阁为唐代建筑

 

    《青莲寺古德高僧记》,唐大和七年(833年),碑中有这样几段记载:

    “太和二年,上方创造僧院”,指唐太和二年(828年)建造青莲上寺

    “为山寺荒废岁久”:指太和二年时寺院已经荒废很久了,说明在此之前这里曾经有过建筑。

    “并造阁一所,兼素画弥勒”、“自至山门,殷勤留请”:从这两句可看出此时上寺中轴线上至少已经有了弥勒阁、山门等建筑。弥勒阁即今藏经阁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前梯形头者为《青莲寺古德高僧记》碑

 

 

    藏经阁后面的释迦殿前保存有两座经幢,西侧建于唐开成四年(839年),东侧建于天佑十八年(921年),是唐亡后河东继续使用唐年号。开成四年经幢上有一句:“北睹翠阁峥嵘”,这句说明幢北有阁或楼,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唐时藏经阁北边还有另一座阁;而是次幢原在藏经阁前面,后代移到了后面,还有青莲寺的另一座神秘建筑“罗汉楼”,后面专门用一小节详细说说。

 

 

    《硖石山青莲寺上方院铭记并序》碑,无勒石年,《晋城金石志》称立于天福七年(942年),不知何据。碑文讲述三藏翻译真经,颁行到寺,将《佛顶尊圣陀罗尼经》刻于石上之由,据考证为唐碑无疑。碑文中有如下句子:

    “同崇石铭于楼台之前,刊记于大师之侧”,此句也能看出寺内当时有楼

 

   此碑虽无年号,但青莲上寺现存两座唐开成四年(839年)经幢,刻的正是《佛顶尊圣陀罗尼经》,此碑讲述的是经文传到青莲寺的事,应该与经幢年代接近更靠谱些。

 

    《福严净影山场之记》碑,宋崇宁四年(1105年)刊,记录了福严禅院(今青莲上寺)及其下院净影寺、南关观音堂的山场四至,碑文中有:

 

    “时本寺营造殿阁斋厨一新”(本寺指青莲上寺),这里再一次提到了阁。

 

    藏经阁北边是青莲上寺的释迦殿,所有石柱、门楣上均有元祐四年(1089年)的捐物题记,一般柱头题记为大殿的始建年代,十六年后的碑刻上提到“营造一新”,其意应指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新建了释迦殿,维修了藏经阁(原弥勒阁)等建筑。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福严净影山场之记》碑


 

    《大金泽州硖石山福严禅院记》碑,勒石于金泰和六年(1206年),碑文记录了福严禅院(青莲上寺)的历史沿革,其中宋崇宁年间修造寺院的记载可与上面《福严净影山场之记》碑印证

碑文载:

 

    “崇宁间,鉴峦禅师继主其教,以其寺基久远,岁坏月隳,虽补罅苴漏,不胜其弊,乃刻意规画,度越前辈,凿东崖,陻西涧,培薄增卑,以广寺址。由是供佛有殿,讲佛有堂。构宝藏以贮圣经,敞云房以栖法侣。宾寮香积,法鼓斋鱼,焕然大备。”

 

    这块碑上的信息量很大,而且刊刻时间仅距崇宁间百年左右,可信度极高。

 

   经过崇宁年间的建设,青莲上寺已经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布局:

 

    中轴线上有四座建筑,由南至北依次为:山门、藏经阁(弥勒阁)、释迦殿、法堂

 

    “讲法有堂”指的是青莲上寺最后一组建筑--法堂,同一块碑中,后面还有一段关于法堂的记载:

 

    “寺旧有法堂三楹,不称殿阁规,而广之为五楹”

 

    这座法堂今已毁,石柱尚存,柱头有金泰和元年题记,与碑刻所述三间改五间相符。九十年代在原址上复建,五间,今称“大雄宝殿”

 

    从前面的唐碑中我们知道青莲上寺有山门和弥勒阁两座建筑,后面的释迦殿和法堂为熙宁年间前后所建,故“度越前辈”

 

    从碑文“虽补罅苴漏,不胜其弊”可知,熙宁之前的建筑物并没有毁掉,只是渗漏了,因此对山门和藏经阁(弥勒阁)只是维修,这也是藏经阁至今仍保留下来唐代结构的原因。

 

    综合上述碑文,可以判断出宋熙宁年间新建了释迦殿和法堂,并把唐构弥勒阁改为藏经阁,这次改造仅仅是修补渗漏,没有改动结构。

 

    青莲寺藏经阁是进入山门后的第一座建筑,位于供奉佛祖的释迦殿之前,这也是形成这种奇特布局的原因。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大金泽州硖石山福严禅院记》碑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位于中轴线最北端的法堂,早年已毁,仅存石柱,八九十年代原址复建,面阔五间,符合金碑记载


 

    青莲寺现有三块金代有明确纪年的题诗碑,均提到寺内楼阁

 

    金明昌六年(1195年)四月许安仁诗碑:

 

   “青莲殿阁千山拥,丹水波涛万古流”,这首诗后又跋:“翌日,登佛阁,望左右诸天”

 

    金明昌六年(1195年)八月同为许安仁的诗碑中刻了两首诗,均提到青莲寺的楼阁

 

    “涅槃大义藏高阁,掷笔危台锁碧烟”

 

    “下界林泉蟠万壑,上方楼阁会诸天”

 

    前一首“涅槃大义藏高阁”明显指的是藏经阁

 

    金泰和六年(1206年)杨庭秀诗碑:

 

    “一炉沉水藏经阁,千古清风掷笔台”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金泰和六年(1206年)杨庭秀诗碑

 

    《福严院重修法藏记》勒石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记录了元代修整藏经阁的事:

    “惟有所谓法藏者置大藏经之阁也”

    “缘风雨之摧剥,以至梁楹腐朽,栋宇挠折,将恐有就毁之患焉” ,这段说明房子已失修,但并没有塌毁,因此只是维修,不是重建。

 

    元代这次维修的痕迹至今在藏经阁中仍有迹可寻,比如加高的蜀柱及一层的檐柱等,后面慢叙。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福严院重修法藏记》碑


 

    《青莲寺福严禅院检藏记》碑,刻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碑中记录了明代整理福严院经藏的事

    “藏经五千余卷,载在阁中”,说明明代藏经阁仍在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年孟颜诗碑:

    “山拥藏经阁,林疏掷笔台”

 

    《重修金妆大雄宝殿佛及背座观世音像记》碑,刻于清雍正年间,碑文载:

    “上有大雄堂,次而中佛殿,前有藏经阁、天王殿、山门台榭”,宋金时期的法堂至清代已称为“大雄堂”。

 

    青莲寺藏碑刻一百余块,唐、宋、金、元、明、清均有提及藏经阁,这也是这座建筑从唐代一直延续至今的一个证据。

 

是否改造?

 

    清代乾隆年间,青莲上寺经历过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藏经阁与释迦殿之间的东西厢房,东为观音阁,西为阎罗阁,都是清乾隆年间把一层的殿高举为两层的阁,现在藏经阁一层外观完全是清代样式,是否也是把一层的殿高举为阁呢?

 

    首先综合前面的碑刻,从唐代一直到清雍正一直称为“阁”,也就不可能存在乾隆举高为阁。

 

    再来看看实物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改建地藏阎罗阁记》刊刻于乾隆十年(1754年),”,“改建”二字就已经很奇怪,碑文中记载:“地藏旧殿,风雨剥落,久而渐坏,栋宇已圮 ”,可见此时殿已有损坏,而改造方法是“念昔之殿犹湫隘也,增之而为阁,昔之神犹卑处也,移而奉之于高敞之阁”,修之前是“殿”,修之后“增之而为阁”,一层变两层,即将早期的屋顶举高为第二层。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清代举高为两层的地藏阎罗阁

 

    阎罗阁第二层改造迹象明显,除了大梁上的榫卯痕迹,两段劄牵全部接长了一截,大概是因为改造后增加了房子的跨度所致吧。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阎罗阁二层,所有的劄牵均接了一段梯形木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东侧的观音阁也是在乾隆年间被举高为两层的

 

    东厢观音阁建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根据脊槫下题记,乾隆九年(1753年)改建为阁,二层保存了较多的宋代特征,但仍可看出明显的改造迹象,如梁头处加大了使用长度,原来的榫卯等用木块填塞。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观音阁二层梁头的榫卯刻痕用木块填补

 

    再来看藏经阁二层,栌枓以上至平梁以下结构严谨,无任何改造迹象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藏经阁二层梁架无明显改造特征

 

    综合碑刻记载和实物比较可知藏经阁并未在清代举高,而是唐代始建即为阁,一直延续至今。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历代修缮在藏经阁梁架结构上还是留下了些痕迹的,比较明显的是平梁之上的蜀柱,这个四楞抹角方柱显得比较高俊,而且柱下没用驼峰,而是使用较晚期的合沓,这种结构较为符合山西元代特征,推测改造应该是发生在元至元年间的修缮中,藏经阁一层使用的四楞抹角檐柱也有可能是这一时期抽换上去的,另外普拍方也有可能是这一时期添加。

 

    对蜀柱的改造是为了增加屋面的举折,唐代建筑举折较小,屋面平缓,不利于走水,加高蜀柱、叉手等可使瓦面变得陡峻,利于走水,类似的改造还见于唐构平顺天台庵大殿和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

 

    综合上面实物分析和碑刻记载,不难得出青莲寺藏经阁为唐构的结论,唐大和七年(833年)《青莲寺古德高僧记》碑所载“并造阁一所”即为今藏经阁之创建年代。

 

 

    青莲寺唐代遗存甚多,现存唐大和七年(833年)《青莲寺古德高僧记》碑、唐乾符四年(877年)《青莲寺碑碣之所记》碑,上寺释迦殿前保存有两座唐开成四年(839年)经幢,下寺存唐宝历元年(825年)《硖石寺大隋慧远法师遗迹记》碑,寺西有唐乾宁二年(895年)慧峰大师塔,大佛殿内保存有唐代彩塑,保存下来这么多唐代遗迹难能可贵,这也为藏经阁是唐代遗构提供了旁证。



 

        青莲上寺藏经阁是继五台佛光寺东大殿、五台南禅寺大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平顺天台庵正殿、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之后,山西发现的第六座唐代遗构。

 


    山西以外尚存敦煌莫高窟196窟檐和正定开元寺钟楼两座唐构,总量为八座,青莲寺藏经楼是唯一一座唐代楼阁。

 

 

解密"罗汉楼"
 

    青莲上寺历史上还有一座神秘的建筑“罗汉楼”,在历代碑刻中只有少量提及

 

    现存于释迦殿前东侧的天佑十八年(921年)经幢中有这样一段话:

 

    “弟子太原军招信都厢虞候郭存实,以天佑十柒年庚辰岁暮春之季,......巡游到寺,复睹名山,瞻眺奇境,发愿于罗汉楼前建立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壹支......天佑十八年岁在辛巳四月丁巳朔十一日丁卯,太原郡大同军□□□县郭□□建”

 

    这可能是寺内唐宋金元碑刻中可查到关于罗汉楼的唯一记载

 

    释迦殿前西侧是唐开成四年(839年)经幢,经幢上有一句:“北睹翠阁峥嵘”

 

    这两座经幢在藏经阁以北,一个说“北睹翠阁”,一个说“罗汉楼前”,如果历史上没有移动过位置的话,说明唐至五代时期在藏经阁以北还有一座罗汉楼。但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毁于何时呢?

 

    根据寺内碑刻,我们来梳理一下唐宋之际的历史,看看罗汉楼哪去了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先看看这张青莲寺的位置图,中轴线上最前为山门,其北依次为藏经阁、释迦殿、法堂,藏经阁与释迦殿之间东为罗汉阁(清代举高),西为地藏阁(清代举高),罗汉阁背后为高崖,地藏阁背后是深涧,两座经幢位于释迦殿之前。

 

    金泰和六年(1206年)《大金泽州硖石山福严禅院记》碑记载:“崇宁间,鉴峦禅师继主其教,以其寺基久远,岁坏月隳,虽补罅苴漏,不胜其弊,乃刻意规画,度越前辈,凿东崖,陻西涧,培薄增卑,以广寺址。由是供佛有殿,讲佛有堂。构宝藏以贮圣经,敞云房以栖法侣。宾寮香积,法鼓斋鱼,焕然大备。” 

 

    “崇宁间”即北宋崇宁年间,1102年至1106年,东厢罗汉阁虽然在清代被高举为阁,但柱头仍保留了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题记,表明原罗汉殿的建在时间正是在崇宁年间前后,罗汉阁一层今还存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罗汉碑记》,记录了十六住世和五百尊者的名号。

 

    释迦殿柱头和门楣有大量宋元祐四年(1089年)捐资题记,应是大殿准备材料始建之年代,同时柱子上还有宋元符元年(1098)年的游记题记,游记都刻上去了说明大殿已建成了,亦是在崇宁年间前不久。

 

    宋崇宁四年(1105年)《福严净影山场之记》碑载“时本寺营造殿阁斋厨一新”,说明此时大规模的建设已完成。

 

    百年后金代碑刻中崇宁年间建设活动的记载并非全部是在崇宁间,而是元祐四年(1089年)至崇宁四年(1105年)至少十六年间的建设活动,金碑应该是复述的一块建设完成后崇宁年间一块总结性碑刻的记载,故称“崇宁间”。可惜我在寺内没有找到这块崇宁碑刻,或已不存?

 

    “凿东崖,陻西涧”一句是要点,结合寺之平面,如果崇宁间不进行这样的拓展活动,是没有地方建造两厢的,也就是说“崇宁间”之前是没有两厢的,天佑十八年(921年)经幢所述的“罗汉楼”也就不可能是今天的“罗汉阁”所在位置,结合开成四年(839年)经幢上的“北睹翠阁”,“罗汉楼”最可能的位置是在经幢北侧,即今释迦殿位置。

 

    为什么要拆掉罗汉楼建释迦殿呢?因为唐时的罗汉楼可能是个比较简易的小楼,有这么几个理由:

 

    1、唐大和七年(833年)《青莲寺古德高僧记》是弥勒阁(藏经阁)建立的身份证,载:“兼造上方阁一所,并画法华感应事相及素画弥勒佛”、“并造阁一所,兼素画弥勒”,供奉的主尊弥勒佛只是“素画”,没有塑像,而同时期下寺的正殿已是彩塑了,而且保留至今,说明上寺建筑较简。

 

    2、弥勒阁(藏经阁)是比较简易的楼阁,虽然也是两层,但只有屋顶出檐,第一层不出檐,如果第一层也出檐的话那檐部的空间就会产生一个夹层,形成外观两层实际三层的结构,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无疑造价更高。下寺存唐宝历元年(825年)《硖石寺大隋慧远法师遗迹记》碑额线刻一幅讲经图,背景为一座两层楼阁,是与独乐寺观音阁结构相同的外观两层内部三层,这座楼应该是真实存在过,下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泽州硖石山青莲寺新修弥勒佛殿记》碑载“即有当院楼台毁坏,佛像倾摧,欲谋盖造之心”,这块碑中“新修”、“楼台毁坏”等说明宋时此楼已毁。相较于下寺的楼,上寺的楼明显比较简易

 

    3、根据前面的考证,宋崇宁年间才拓展东西方向盖起了厢房,唐时是只有山门、弥勒阁(藏经阁)、罗汉楼的两进小院,作为第二进院的罗汉楼可能较前面的弥勒阁(藏经阁)更小更简易。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唐宝历元年(825年)《硖石寺大隋慧远法师遗迹记》碑上刻的带平座的二层楼(翻刻)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独乐寺观音阁,两层之间夹一平座,外观两层,实为三层,与上面唐宝历元年(825年)线刻楼阁一致

 

    这个简易的“罗汉楼”至宋“崇宁间”大规模建设时因为太小,拆掉建了今释迦殿,而主要建筑材料移至东厢,在新开辟的场地上建了一座罗汉殿,到清代举高为今罗汉阁。


    今天的罗汉阁虽然经过历代多次改造,两根主梁和驼峰仍保留了唐代风貌。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青莲寺罗汉阁主梁前段的隐刻月梁和后代修改的柱头方槽口

 

    今罗汉阁面阔三间,当心间两缝大梁十分粗壮,只承三架椽,前面对接的劄牵显得很细小,与主梁风格明显不同,在梁头隐刻月梁的前面上下各有一个凹槽用木块填补,这两个凹槽应为原构与柱头方相交的榫卯,凹槽前面还有很长的一截,宋构梁头多压于铺作层之上,是不需要这么长梁头的,只有唐构伸出檐外参与枓栱的部分才会这么长。我们现在知道罗汉阁的柱头题记是建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已属北宋晚期,这一时期已没有梁头参与枓栱的实例。这条主梁前面对接的劄牵和檐外的柱头铺作符合柱头题记所记的时代特征,由此可推断建中靖国元年修建罗汉殿时就已对主梁进行了改造,而主梁原物来自比宋更早的时间段,即唐构“罗汉楼”,为增加跨度将原四椽栿改为三椽栿,并在前面对接了一段劄牵。因跨度增加,更换了新的平梁,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新的平梁与主梁差异很大。

 

    主梁上的驼峰用材也很大,而且有别于宋晚期样式,更接近唐风,应该也是从唐构“罗汉楼”移来的。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罗汉和主梁后段,无隐刻月梁,驼峰用材硕大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罗汉阁前对接的劄牵,已是宋代风格,与主梁有明显区别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罗汉阁二层柱头铺作,四铺作单抄,劄牵出耍头

    这两条梁的后尾部分均未隐刻月梁,也无与柱头方相交的榫卯痕迹,可见后檐是不出跳的,应该是直接搭在砖墙之上。

 

    根据这些信息还原一下“罗汉楼”,应该是一座面阔三间、进深四椽的两层小楼,前檐梁头出跳,没有用昂,后檐为实墙,无枓栱,一层或许也为砖筑,是一座砖多木少的小楼。

 

    前面的弥勒阁(藏经阁)是全木结构,古人称之为“阁”,后面的“罗汉楼”砖多木少,古人称之为“楼”,亦或从称呼上也能看出两者的区别。

 

    今天的罗汉阁虽然二层主梁和驼峰有可能是唐代遗存,但因建筑结构已大改,只能说使用了部分唐代构件,而不能称之为唐代建筑了。

 

    另外补充一句,释迦殿前的两座经幢时代上相距近百年,现在却是在大殿前东西对称排列,显然是后代移动过位置,难不成只有一座经幢时偏置一侧近百年?根据佛光寺东大殿与门前的经幢布局看,唐代更喜欢在大殿正中位置摆放一座经幢。青莲寺这两座经幢何时移动过、从哪里移来的均已无从考证,所以上面记录的地理位置信息不能作为直接证据。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2012.10.08泽州青莲上寺释迦殿前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2012.11.12与众友人在泽州青莲上寺藏经阁前

 

 

第一稿成于2012.10.24

第二稿成于2013.01.24,补充了唐代结构方式后代不再使用的原因、青莲寺与敦煌莫高窟的渊源、碑刻考证、通过与观音阁、地藏阁的实物对比排除清代举升等内容

第三稿成于2013.01.27,补充了“罗汉楼”的分析研究,今“罗汉阁”很可能使用了部分唐构“罗汉楼”的构件。

 

 

抢救山西古建:

《大木殇》全集导引 >>>

《大木殇》跟踪回访汇总 >>>

2012年所见的重要文物损失(17处) >>>

有抢救措施的古建筑汇总(截止2012年11月16日) >>>

抢救山西古建筑我只相信眼见为实 >>>

十二次山西访古行程汇总简记(一)(1~9次) >>>

十二次山西访古行程汇总简记(二)(10~12次) >>>

回访长治县的四座古建筑:李坊洪福寺、龙山炎帝庙、东呈古佛堂、北宋玉皇庙 >>>

五次探访长治县北楼底古庙 >>>

四次探访榆次庄子圣母庙 >>>

2012年6月“山西古建抢救之旅”纪略 >>>

 

断代分析:

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之唐代建筑推断 >>>

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 >>>

榆次西见子宣承院之宋代建筑推断 >>>

推断河北曲阳修德寺塔为隋代古塔 >>>

从“昂”的使用分析布村玉皇庙和小张碧云寺断代问题 >>>
 

普及知识:

唐代木结构古建筑新考(八座) >>>

早期木结构古建筑扫盲图 >>>

古建筑摄影技巧分享 >>>

唐代古建筑檐角上翘解析 >>>

龙没生“龟儿子”--为赑屃正名 >>>

 

访古之旅:

访古行程汇总 >>>

寻访古塔总目 >>>

访古留影 >>>

 

媒体报道:   更多 >>>

文物爱好者4万里“寻访”抢救古建--新华社 >>>

古建爱好者走2497公里访古 呼吁文物保护得回应--中国新闻社 >>>

一个人的古建调查-山东古建迷乡村寻宝--北京晚报 >>>

微博揭开山西木结构古建筑之痛--新民晚报 >>>

山西古建的民间拯救--中国新闻周刊 >>>


 

 

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三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